圣博康复医疗集团

儿子三个月就被医生判了“死刑”,妈妈却用相信创造了奇迹
发布日期:2022-06-21

640.jpg


2022年6月2日上午,我第一次在我们的办公室里见到尹昊妈妈。那天,她正陪着一位朋友的孩子来找王晓东院长做评估。在我们见面的前夕,关于她儿子尹昊的故事,我已经从同事那里有所耳闻。一个几乎被判了死刑的孩子,因为妈妈的相信和坚持,竟然创造了让很多人都无法相信的奇迹。


现在,尹昊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。他学习成绩优秀,兴趣爱好广泛,吹拉弹唱样样精通,还经常参加各种比赛,获奖证书数不胜数 。他是妈妈的骄傲,也是周围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。而在他人生最初的那段经历,却罕有人知。如果妈妈不讲,没有人会相信,这个非常优秀的孩子,在他三个月大的时候竟然被医生宣判,将来不会站立,不能走路,只能坐轮椅。


他被确诊为脑瘫儿。


命运的改写发生在2010年的那个夏天,7月16日。妈妈特别清楚地记得那个日子,她说她一生都忘不了。就是在那一天,命运之手把她从绝望的泥潭中拉了一把,只那一把,她便紧紧抓住,再没松手。 


后来的后来,小尹昊长成了今天的大尹昊,一个特别优秀的阳光男孩。关于他的故事,如今已时隔十年之久。十年之后,妈妈选择把他们的故事讲出来。讲述是为了彼此看见和照亮,也是为了让更多有同样孩子的家庭不再迷茫、汲取力量。让这段私人的痛苦变成可见的痛苦,让这份奇迹能够照亮他人,这似乎是一个妈妈本能的选择和义务。


以下是尹昊妈妈的自述。



1


2010年12月3日,我的儿子尹昊(小引号)迫不及待地提前21天和全家人见面了。因为是早产儿,所以我们特别关注他的点点滴滴。在欢声笑语中我们度过了2010年的春节。春节过后,2011年3月7日那天,当我手持一个红色皮球在孩子眼前晃动的时候,我发现他是不追视的,当时我以为孩子眼睛有问题,就带着他去了临沂市儿童医院儿科门诊。


没想到的是当时的门诊医生让我去二楼康复科,我的心为之一颤,心想:难不成有别的问题?我记得当时康复科的医生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:“带孩子去拍CT,然后带着结果来找我”。我没有多问,就照做了。CT检查出来后,结果就是脑子小,脑壳大,大脑发育不好,有脑瘫的可能性,建议马上进行干预,即进行康复治疗。


当时我整个人大脑是一片空白。我该怎么办?我周围所有的家人、亲戚、朋友都说不要听大夫的,大夫都是吓唬人的,说孩子还小,慢慢长长就好了。我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和冷静,开始上网查询各种资料,国内的、国外的,我开始不停地找人咨询。同学、朋友、老师,大家说什么的都有。面对来自各方的不同声音,我最终决定去给孩子做康复,即使没有人理解我,没有人帮我,没有人支持我,我还是要坚持我的坚持。


在我的坚持下,我的爸爸妈妈勇敢地站到了我这边,决定和我一起“作战”。就这样,2011年的3月日号,我们开始了在临沂儿童医院的康复之路。输液、高压氧、PT、推拿、蒸汽浴等等,一天忙到晚,孩子累,大人也累。刚开始听到孩子哭一整天,感觉心都碎了,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,似乎也习惯了医院里的“大合唱”。


本以为,这么小的孩子,这么早进行干预和治疗,会有很好的效果。可是,两个半月以后,我儿子的康复医生找到我,说孩子的康复效果不尽如人意,建议我去北京,还帮我联系好了北京的康复机构,我没敢有丝毫的耽搁,便于2011年6月1日和妈妈带着孩子去了北京。


我是6月2日到的北京。那时的北京特别热。当时租的房子距离医院走路需要十分钟。房租一天是110元,一个月就是3300元,还是跟人合租的两室一厅的房子,也没有阳台,是个纯北朝向的房子,只是租一个卧室。那个时候真是觉得太难了。


在北京,我们找了几位专家对孩子进行了评估,所有人都说这孩子很严重,只有康复,没有第二条路。我不甘心,一个人带着孩子的各种片子、各种检查结果去了上海、广州、南京等各大城市,只为听听更多专家的结论和意见。当时也不害怕,就觉得我得坚强,我不能倒下。


跑了那么多城市最终得到的答复都是一样的,所有的专家都给我的孩子判了死刑,当时的我感觉天都塌了。在没有希望的日子里,我也曾想过放弃,但看到我的孩子那么可爱,我真的不忍心。


在北京的那段时间,我还遇到了何永新老师。那时的何老师是个年轻帅气、刚刚出道的无名康复师(现在何永新老师不仅是全国知名的康复评估师,也是圣博医院的名誉院长),我请他为孩子做康复,尽管所有人都对孩子不抱有希望,但我想我不能放弃,何老师也一直鼓励我不能放弃,要坚持下去。


我们在北京康复了45天,不论是天坛医院、中康、协和还是北大附院,我能去的医院几乎都去看过了。


641.jpg

图片小尹昊 受访者供图



2


2011年7月14日晚我们离开北京,7月15日早上回到临沂。回来之后,我没有休息,7月16日我就带着孩子找到了王晓东。那是我第一次见他,却不是第一次听说他。从我孩子第一天做康复,王晓东这个名字就一直在病友之间被人传颂着。当时听说他只给大孩子做康复,小孩子他那里不收,所以也就没有把他太放在心上,之所以从北京回来后决定去找他,说心里话也只是想听听他的建议,也没想过要在他那里做康复,因为孩子还太小。


初见王晓东,得知他只比我大一岁,我们同为八零后,瞬间倍感亲切。当时,他看完孩子之后对我说的话让我一辈子都难忘,他说:“孩子还小,不要轻易放弃,你要是相信我,我们就一起努力,给孩子一份希望”。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,却瞬间给了我无穷的力量。


其实后来我在想,当初王晓东可能也没有这种信心,他只是想给家长一个希望,但是在那个时刻,这一句话,就给我吃了一个定心丸。那时候,当所有人都跟你说没有希望的时候,有这么一个人站出来,他很大胆地站出来跟你说,咱一起努力去做,给孩子一个希望。不管有没有希望,他给你一种信心,让你觉得,请你相信我,我们共同努力。那种力量是无穷的,他不是说给你什么承诺,他没有承诺,这不是一个承诺,这是我们共同的努力。就是这股无形的力量,让我觉得这个人我可以相信他,不管成功与否,我愿意在他身上一搏。


当时王晓东那边还叫临沂博爱儿童康复中心,算上王晓东在内大概总共10个人。那么多的孩子,每个家长都希望他能每天给孩子上课,哪怕就上一节,但这是不可能的。当时王晓东给我的承诺是每周给孩子上一节课,我觉得这样已经很好了。就这样,我们又开始了漫漫康复路。


当时的康复课程很单纯,记得只有PT、OT、ST和推拿。我儿子上的是PT、 OT、推拿。大家可能不会想到,今天圣博的副院长孟敏是我儿子的PT老师,冯杰主任是我儿子的0T老师,早期康复部主任、院长助理胡乃田是我儿子的推拿老师。


初见他们时,感觉他们太年轻了,心中不禁充满疑惑,他们行不行?但很快,第一天康复结束后,他们就用行动打动了我。他们的认真、负责、耐心、不计辛劳,那句“再做一会儿,不着急下课”,所有的一切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,以至于十年后的今天我爸妈一提到这几个人,都会说“这是一群有责任、有担当、吃苦耐劳的好孩子”。


在康复中心,他们是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的。特别是王晓东,每当下午所有的课程都结束以后,都会看到有家长等在那里,为啥?为了等王晓东下课,为了让他给孩子看一看。忙碌了一天的王晓东从不拒绝,他只说一句,“稍等一下,一会我给看看”。


记得有一次,我的孩子是最后一个被看的(因为孩子下课后就睡着了),看完以后,外面已经华灯初上,当时我在回家的路上就感觉特别温暖。作为一个康复师,一个团队的带头人,他很平易近人,他对待家长有着足够的耐心,从他的话语里你总能感受到希望和力量。


时间在慢慢地流逝。在日复一日的康复中,我和孟敏、冯杰她们成了朋友,和王晓东的交流也不仅仅限于儿童康复。在一次聊天中,他和我聊起他的两个五年计划。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建自己的康复医院。第二个五年计划是要把康复事业做大做强,做到立足临沂辐射全国。我当时就心生佩服,心想这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,是个能成大事的人。我也在心里为自己立下了一个五年计划,就是让我的孩子在五年内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。



3


2012年1月1日,对我来说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。在这天之前,孩子已经学会了翻身、坐和爬,但是我始终担心他不能正常行走。没想到的是,就在2012年的元旦那天,他忽然就会走路了,而且清晰地喊出了一声妈妈。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,我也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。记得当时王晓东对我说:“你看,我们成功了。” 那一刻,我就觉得王晓东真是个神人,万万没有想到,在那么短的时间内,当所有人都把我儿子否定的时候,他却用四五个月的时间让我的孩子走起来,真的是奇迹。


当时我把儿子走路的照片发给北京的专家们时,他们都非常吃惊,表示不可思议。直到2016年的暑假,我带着孩子去了北京,再次见到了那些曾经给孩子判了死刑的医生、专家和教授,他们都发出了同样的感慨:“天啊,这是我曾经看过的那个孩子吗?不可思议,太不可思议了,真是个奇迹。


642.jpg

6岁的尹昊 受访者供图


4


大家肯定想不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。按常理,孩子会走路了,康复应该是继续进行,可是王晓东却对我说:“你们可以回家了,好好观察,有问题随时和我联系”。我当时是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让我们回家,为什么?是觉得可以毕业了?还是不想再给我们康复了?我想问却始终没有问出口,我选择了听他的,我相信王晓东。


离开康复中心的日子是忐忑不安的,孩子每一天的点点滴滴我都在仔细地观察。从一岁到三岁,我不记得又回去过康复中心多少次。每次回去,王晓东和那些康复师们都很热情。每一次王晓东都说“挺好的,没有问题”。在他一次次的肯定下,我的孩子顺利地上了幼儿园。


三年的幼儿园,我还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放松,在战战兢兢中度过。这期间也经常去找王晓东,每次去都是开心和喜悦的。后来,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了,王晓东的圣博康复医院也建好了,我带着孩子去那里时,忍不住感叹,他真的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五年计划。


再后来,一年又一年,去圣博的次数越来越少,可是对圣博的关注却从未减少。通过王晓东的朋友圈我了解到,他拥有了一个更大的圣博,也做到了让圣博走出临沂,先后在江苏扬州、江西赣州开设分院。他的团队也由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人。但无论团队发展到多大,他始终不忘初心,始终奋斗在康复一线,为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带去了信心和希望。


现在,我儿子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。毫不夸张地说,他是一位品学兼优、才华横溢的优秀少年,这一点让我特别欣慰。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王晓东和他的团队无尽的付出。感激之情无以言表,唯独想用孩子的优秀向圣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

大家也许会发现,我自始至终都喜欢称呼他为王晓东,而不是王院长,正如前几天因为朋友的孩子需要康复,我再一次来到了圣博,见到了大家口中的冯主任和孟院长,可我更愿意直呼其名,不是因为不尊重,而是觉得见到他们就仿佛一下回到了十几年前。今天的他们成长成熟了,可他们在我心里永远年轻。


十多年过去了,今天再次谈起我儿子康复的故事,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,那就是要相信相信的力量!我们永远无法预料上天会给我们一个怎样的孩子,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放弃,要坚信只要不放弃,孩子就会有希望。圣博也是如此,他们不会抛弃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,十几年前是这样,现在也是这样。因为圣博还是王晓东的圣博,王晓东还是那个值得相信的神人。


643.jpg

小学四年级的尹昊 受访者供图


644.jpg

640.jpg

641.jpg

尹昊的荣誉 受访者供图

官方微信